昌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政府信息公开

昌都市2025年种植业科技项目初验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9-04   浏览次数:   【字体:

昌都市2025年种植业科技项目初验报告

自治区农业推广中心:

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5年种植业科技项目检查验收的通知》要求,我站高度重视,为切实保障市级验收工作规范、高效开展,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验收工作组,于8月11日至8月22日期间,对全市2025年度十个粮食主产县(区)承担的种植业科技项目进行了全面、细致、严格的市级验收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验收内容

按照年初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工作部署及《昌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5年农业农村工作主要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本次验收主要围绕各县(区)种植业科技项目任务落实、技术应用、实施成效等方面展开,旨在全面评估项目执行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保质完成。验收重点包括:十个粮食主产县(区)党政“一把手”责任田、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良种繁育与推广、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科学施肥增效、青稞“一喷多促”、绿色统防统治推进、农作物品种试验、青杂油菜示范等项目内容。

二、种植业科技项目检查验收情况

验收组严格遵循自治区种植业科技项目验收标准和相关要求,采取“随机抽样、现场核查(含理论测产、田间查看、实地丈量)、查阅资料、结果反馈”等多种方式,对各县(区)所承担的种植业科技项目进行了系统性的验收。

(一)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验收情况。2025年我市共实施建设一、二良种繁育田4万亩,此次共计抽查一级种子田0.22万亩(其中:“喜拉22号”0.10万亩,“藏青2000”面积0.05万亩,藏青“3000”0.07万亩),验收面积占比达一级种子田面积指标的80%以上;抽查二级种子田2.27万亩(其中:“喜拉22号”1.08万亩、“藏青2000”面积0.89万亩,藏青“3000”0.3万亩),验收面积占比达二级种子田面积指标的60%以上。经实地抽检,全市十个粮食主产县(区)以麦类作物为主的种子田纯净度均达到《全区麦类作物良种统繁统供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标要求,未发现明显病虫害草害。其中:一级种子“藏青2000”平均纯度为98.88%、净度为98.62%,“藏青3000”平均纯度为99.21%,净度为98.62%,“喜拉22”平均纯度为99.59%,净度为99.48%;二级种子田“藏青2000”平均纯度为96.81%,净度为96.73%,“藏青3000”平均纯度为98.08%,净度为97.37%,“喜拉22”平均纯度为97.45%,净度为96.78%(详见附件1)。

(二)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验收情况。2025年,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等工作要求,以党政“一把手”责任田为抓手,以“绿色、高效、节水、节肥药”为目标,依托托管、半托管和“一喷多促”等社会化服务综合示范,多措并举强化生产指导与服务,田间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共落实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面积48万亩,集成种植业机械化、化肥减量增效、测士配方施肥、高温堆肥、商品有机肥增施、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无人机喷防及绿色防控等技术,显著提升耕地质量与生产效率。田间病、虫、草、害防控成效明显,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示范与经济效益,为全年粮食稳增产夺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实地抽检,全市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田青稞平均产量达到374.70㎏/亩(其中:“藏青2000”平均产量达369.76㎏/亩,“喜拉23”平均产量达356.84㎏/亩,“喜拉22号”平均产量397.51㎏/亩);山冬7号平均产量达423.98㎏/亩(详见附件2),整体青稞各品种较2024年增产1.07㎏/亩,验收面积及产量均达到自治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验收标准。

(三)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落实情况。一是持续推进、巩固、落实完成48万亩测土配方示范。二是为确保田间试验数据的连续性、有效性及科学性,全市在卡若、察雅、左贡等10个粮食主产县(区)共计实施“3414”田间肥效试验共计10个,配10个校正试验;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个;自治区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0个;化肥利用率试验2个(卡若、洛隆);商品有机肥增施及替代试验2个(八宿、贡觉)。各试验点试验基本做到选址科学,设计合理、操作规范、记载完整、对比明显,取得了较好的试验预期效果。三是在十个粮食主产县(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等“三新”技术示范0.9万亩,通过种肥同播、无人机喷施叶面肥等关键技术,增强了种植户对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农业的认知,有效提高了新技术与新成果的转化效率。该项目积极引导农户减少化肥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切实提高了农民收益,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示范成效。

(四)油菜青杂系列区域示范落实情况。青海春油菜甘蓝型“青杂7号”和“青杂9号”两个示范品种,分别在卡若、边坝、丁青、贡觉县4县(区)进行试验示范0.14万亩。通过实地查看发现,油菜整体长势较好,区域示范田间管理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田间记载较为详细,为后期试验示范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了解,“青杂油菜”示范在适宜区域单产优势明显,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圆满完成年度示范任务。

总体来看,各县(区)高度重视种植业科技项目工作,组织领导有力,实施方案明晰,责任落实到位。从地块选择、连片面积、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方面均能够高度重视青稞增产行动工作,各抽样点整体田间长势良好(一、二级种子田、绿色高产高效及配方示范田亩产均达标),杂草杂株较少,病虫害较轻,均能达到各项目验收指标。验收组一致认定,2025年昌都市10个粮食主产县(区)全部通过市级验收。

三、主要经验做法

(一)精准保障春耕农资供应

1.高效调运保供应。累计采购调运发放良种279.05万斤(总投入良种采购资金916万元),确保春播良种及时足量到位。

2.科学规划抢农时。提前编制2025年度《农作物良种项目采购预算及实施方案》《良种分配方案》,确保每年3月初完成全市4万亩良繁田及48万亩粮油高质高效示范田所需良种的精选、包衣、调运、分发与播种工作,确保不误农时。

(二)创新技术服务模式,打通“最后一公里”

采用“专家+农技人员+农户”的链式服务模式和“技术服务包保组”机制,围绕良种选用、繁育技术、栽培要点等核心内容开展精准技术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1期,培训农技人员、科技专干、农牧民5860人次,发放《“喜拉22号”栽培技术手册》《“藏青2000”栽培技术手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资料3000余册。

(三)构建病虫草害综合防控体系,推动绿色生产

一是向十个粮食主产县(区)发放40%砜吡草唑(心马)除草剂0.05吨,并积极协调配合药剂厂家技术人员在9个县(区)完成心马除草剂试验77亩。二是结合2025年农牧业科技下乡技术包保工作任务,继续加强科学安全用药知识培训和服务指导,在关键农时组织相关培训活动。三是全力做好全市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与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稳产丰收”。同时加强监测预警,于5月13日起实施农作物病虫害双周报制度。

(四)引入无人机技术,提升生产作业效率与精准度。

如:贡觉、洛隆县积极推广无人机在农田巡检、施药等环节的应用,适应复杂地形条件,实现高效、精准、低成本的智能化作业,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进程。

(五)打造高产高效田,梳理示范标杆。如丁青、芒康2县,通过青杂系列示范田“看得见、学得会、能复制”的种植效果,成为周边农户学习科技种植的“活教材”。验收过程中同步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推动先进技术从“示范田”向“大田”快速延伸,有效破解“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促进了种植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田间管理不到位。一是各县(区)部分地埂上零星发生较多的田间杂草(野燕麦、雀麦等),建议加大与植保公司合作力度,在各县(区)开展除雀麦等杂草试验;二是丁青、洛隆、江达、八宿、边坝等县存在播量偏大情况,加之气候异常(如降雨较多),农作物出现倒伏。建议来年继续加大市、县、乡农技人员技术包保服务力度。加大技术支撑力度,市、县、乡、村技术人员在春播前至年底,要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必须不定期蹲点包片负责;积极组织县、乡、村科技人员开展麦类作物主推品种的技术培训,促进种植农户“科学种田”意识遍及每村每户。

(二)群众重视程度有待加强。部分县(区)群众对虫草收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性收入依赖程度较大,导致农作物田间管理环节薄弱,特别是5-6月份正值虫草采挖期,田间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户重视牲畜饲草供应问题,轻视作物产量,种粮积极性不高,经常出现重视播种和收获,而田间管理投劳不足的情况。建议加大社会化服务托管力度。良种繁育田建设采取全程社会化服务托管,完成良繁田从播种到收储,由一支标准统一、技术过硬、服务到位的社会化组织完成,确保全市良种供应保质保量。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抓紧、抓实、抓好“三秋”工作。科学组织收获,充分发挥农机在秋收中的作用,引导农民科学把握收获时间,做到颗粒归仓,特别是良繁田的种子收获中,严格把关,督导群众做到“四单”(单收、单打、单运、单储);结合农机深松作业及时组织农牧民群众做好秋耕秋翻工作,确保来年农业丰产丰收;根据全市秋冬播种计划,提前做好种子的供给调运工作,抓好农资供应监管工作,认真开展秋冬播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二)完成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与统计工作。继续在十一县(区)开展178个点位野外调查与土壤采集工作,将对作物产量、耕地养分等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撰写年度监测报告,对实施前后的土壤变化进行对比,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的措施和对策。

            

                  

昌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25年9月3日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友情链接: